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本年是我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我国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12日在北京表明,工程累计调水767亿立方米,支撑了北方区域超越16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区域出产总值)添加。
在当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王道席介绍,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从战略上、大局上优化了我国的水资源装备格式。到现在,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越了767亿立方米,沿线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确保率显着提高,有力改进了北方区域特别是黄淮海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的承载才能。
王道席表明,十年来,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惠及沿线亿人。跟着受水区配套工程逐步齐备,获益规模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区域拓宽,获益人口也逐年添加。十年来,东线工程的水质继续安稳到达地表水Ⅲ类、中线工程保持在Ⅱ类及以上。经过水源置换和生态补水等归纳办法,华北区域的地下水水位整体得到上升,一大批河流和湖泊重现活力。
“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沿线湖泊生态环境继续向好,南四湖跻身全国水质优秀湖泊的队伍,‘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也重返南四湖久居,这说明南四湖湖泊水质的改进。”王道席说。
王道席表明,在疏通南北经济循环方面,工程将南边区域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区域的开展优势,北方重要经济开展区、粮食主产区、动力基地出产的产品、粮食、动力等产品经过交通网、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促进了各类出产要素在我国南北方的优化装备。
“咱们正加速整体设计修编,高质量推动后续工程建造。”王道席表明,《南水北调工程整体规划》修编现在取得了活跃发展,中线后续引江补汉工程已进入全方面施行阶段;一起,活跃地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做好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检验各项预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