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12月19日 | 智慧灌溉
2024年,xx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尽责细则》等制度,细化X项具体任务清单。全年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X次,研究部署重点工作X项。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建立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对X家企业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率X%。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建立月度通报、季度考核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巡查X次,发现并整改隐患X处。四是实施追责问责。全年约谈提醒X人次,通报批评X起,组织处理X人。
(二)深化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一是开展全员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举办各类安全培训班X期,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X人次。二是加强应急演练。组织并且开展综合应急演练X次、专项演练X次,参演人员X人次。带领企业建立应急队伍,配齐应急物资。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开展“安全生产云课堂”,制作微课X个。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宣传资料X万份,营造浓厚氛围。四是强化警示教育。建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制作警示教育片X部,组织观看教育X万人次。
(三)深化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制定《2024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分季度组织并且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排查企业X家次,发现隐患X处,整改率100%。二是强化精准监管。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在X家重点企业安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全覆盖。三是加强源头治理。严格安全准入,完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硬件标准。督促企业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更新改造老旧设备X台套。四是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投入X万元支持企业组织安全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X项。
(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一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分类建立X项安全生产标准。开展标准化达标升级行动,评定一级标准化企业X家。二是强化过程管控。实施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全年开展综合检查X次,实现风险动态管控。三是加强职业健康。督促企业改善作业环境,配备防护设施,组织职业健康体检X万人次。四是完善应急体系。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X个,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X支,配备应急装备X台(套)。
(五)创新安全监管方式。一是推进智慧监管。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整合执法、监测、应急等数据资源。推广运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科学技术手段,实现重点企业24小时动态监控。二是优化执法方式。推行“互联网+执法”模式,实行随机抽查、联合执法。开展执法专项行动X次,立案查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X起。三是强化社会共治。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共治格局。发动群众举报投诉,查处问题X起。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培训执法人员X人次,配备执法装备X套,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一)安全发展理念不够牢固。一些企业和单位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不彻底。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较低,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新入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二)监督管理体系还需完善。安全生产专业人才缺乏,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基层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新业态、新领域、新材料、新工艺的安全监管还存在盲区,监管手段相对滞后。部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不够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安全监管协调机制有待加强,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三)风险防控有待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对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研判和预警不够精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高,设备设施老化、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任旧存在。应急处置机制有待完善,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水平要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体系尚不完善。
(四)基础保障仍显不足。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滞后,智慧监管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大数据分析应用水平不高。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不够,关键研发技术与推广应用不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不高,部分企业重形式、轻实效。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安全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相对滞后。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把安全生产纳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健全党委政府领导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工作职责,强化考核问责。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形势,及时研究处理问题。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必要的人员、设备和工作经费。四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加大追责问责力度。
(二)完善制度体系。一是全面梳理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制度标准体系。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三是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风险管控清单和隐患治理台账。四是健全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多部门协同治理体系。五是建立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三)提升监管能力。一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全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二是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监管水平。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法规行为,规范自由裁量权。四是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推行“互联网+监管”,实施分类分级监管。五是完善执法装备配备标准,改善执法条件。
(四)加强基本的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引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二是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装备,开展实战化训练。四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演练,提高处置能力。五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调度机制。
(五)创新工作方法。一是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推广应用在线监测、远程监控等智能化手段。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三是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专家队伍和社会组织作用。四是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利用新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宣传。五是建立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关键研发技术和推广应用。
(六)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加强基层安全监管力量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完善工作条件。二是健全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实现监管覆盖无死角。三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健全管理制度,配齐管理人员,加大安全投入。四是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五是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群众参与监督。
徐州某小区一名业主8年多来未交物业费,被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因定期交纳的每笔物业费应独立计算诉讼时效,最终法院未支持物业公司对其中5年多物业费的补交诉请。12月18日,该案入选江苏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24年全省法院物业纠纷典型案例。
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全市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通知》全文如下(来源:衡阳日报综合)更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没有经过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降息25基点!美联储“放鹰”,道指跌超千点!特斯拉暴跌超8%,市值蒸发9600亿元!比特币狂泻超6000美元,黄金跳水
每经编辑:毕陆名美东时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均大幅收跌,纳指跌3.56%,创7月2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跌2.95%,创8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道指跌2.58%,大跌1123点,连续第10天下跌,为1974年10月以来最长连跌。
上海一小区发生刑案,一女子死亡,警方通报:27岁男子被抓获,双方因经济纠纷产生矛盾
12月18日,据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官方微博消息,12月13日18时50分许,闵行区永杰路某小区住宅内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一名女子(祝某)死亡。当日,嫌疑犯徐某(男,27岁)即被警方抓获,据其交代,双方因经济纠纷产生矛盾,来沪实施犯罪行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12月17日,有账号爆料,《陈情令》主演漆培鑫与女制片人张皓炘多次发生关系,后来反目成仇。 该爆料指出,漆培鑫和女制片人在2020年相识,10月4日在女方生日当天发生关系,此后从始至终保持密切联系,多次在酒店里私会。
最近,一种新兴的“虹膜写真”在市场上兴起,还有不少网友及商家在社会化媒体发布相关照片。武汉已出现多家虹膜写真艺术馆长江日报记者在某团购APP上查询发现,武汉也出现了不少虹膜写真艺术馆。
女子被多人密谋灌醉后投江自尽,生前在手机备忘录记下被胁迫经过,三男子获罪
投河自尽前,黄某某于2023年7月4日在其手机内创建了备忘录,记录下了她被胁迫的经过,这也成为了公检法日后侦查、起诉和判决的重要物证。
近日,湖南00后大学生 米青东收到了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颁发的捐赠证书 感谢他捐赠的 “关于大赉县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残件” 而这一切还要 从他在网上买了一个二手“包”说起 01 米青东就读于湖南衡阳 南华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平时喜欢收集老物件 据他回忆,今年11月
近日,包银高铁铁路工程内蒙古段被举报铁路桥面防水材料不合格涉嫌偷工减料存在严重工程质量上的问题举报人称,内蒙古包银高铁新建工程的铁路桥面防水,全部使用了蒙冀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招标采购的不合格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涉嫌偷工减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